臉書公司一年前更名為Meta時,祖克柏曾表示,公司正專注於將業務轉移到在虛擬世界推展線上生活,此一概念稱為元宇宙(metaverse)
使用嗅覺計(Olfactometer)透過循環制(round-robin)輪替的方式讓埃及斑蚊「嚐鮮」看看。沃斯赫爾的研究團隊以埃及斑蚊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因為除了白線斑蚊外,埃及斑蚊同樣身為常見病媒蚊,十分容易傳播如黃熱病、登革熱和茲卡病毒等疾病。
這些部分看似擁有「蚊子磁鐵」體質的人,原因可能是出在他們身上散發和分泌出的味道。有些人或許會認為,被叮是吃了過多肉類等酸性食物,又或者是血型是O型血蚊子比較愛等等。文:Taylor Mei近期一項美國的新研究發現,有些人就是比較容易被蚊子咬成紅豆冰。基因惹禍,讓人從出生就注定成為蚊子的最愛研究開始時,8名實驗參與者被要求,每天要把絲襪套在前手臂上長達六小時的時間,然後不斷重複這樣的過程。經過三年的研究,團隊內科學家們透過收集在人體前手臂氣味作為樣本,在174天內,總共做了超過2330次測試,希望揭開蚊子為什麼特別愛咬某些人的神秘面紗。
回過神才發現自己被蚊子給叮了,但環顧四周卻沒有人發出同樣的反應,讓人不禁納悶到底是什麼樣的體質,才比較容易吸引蚊子。對此研究人員更發現,受到蚊子喜愛的人,可能一輩子都會與蚊子形影不離而在2020年爆發新冠肺炎疫情後,菲律賓護士在美國醫療前線可說是鞠躬盡瘁。
當護士是菲律賓人的天職? 根據美國醫學協會雜誌(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021年的報告,290萬的菲律賓人僅佔美國人口的1%,但大約有25%的菲律賓成年人是一線醫護人員。美國全國護理工會(National Nurses United)稱,截至2021年4月,死於新冠肺炎併發症的護士中有24%是菲律賓人,威廉帕特森大學(William Paterson University)護理系教授兼系主任 Leo-Felix Jurado接受《時代周刊》採訪時就表示: 「如果沒有菲律賓護士,美國的醫療保健系統就會癱瘓。菲律賓護士也常被指派照護風險較高的病患,在1980年代美國愛滋病(HIV)流行期間,當時許多本土醫療工作者拒絕照護愛滋病患者,菲律賓護士便填補了空缺,從1980年至1990年,美國的菲律賓人口也從77萬4652人暴增至140萬6770人。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年爆發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前,约有1萬7000名的菲律賓護士簽署了海外工作合約(overseas work contracts),但自疫情爆發後,菲律賓政府便暫緩了護士赴海外的安排,而因應當前全球的「護士荒」,菲律賓目前是限制每年最多只能有7500名護士可到海外工作。
Photo Credit: AP/ 達志影像 菲律賓新任專業護士在馬尼拉會議中心舉行宣誓儀式。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
」 在喬·科伊於紐約一場單口喜劇演出中,當得知現場有80%的觀眾是菲律賓人時,他表示「我看紐約的醫院要癱瘓了吧。Photo Credit: AP/ 達志影像 藉由到國外工作的收入,菲律賓護士得以養活整個家庭。』」 現場的菲律賓觀眾被喬·科伊逗得哄堂大笑,不過在「菲律賓護士」的玩笑背後,這其實是個關於殖民和移民的主題。」 可嘆的是,這些在美國從事護理工作的菲律賓移民,卻非全然受到正當對待,除了常被派往人手和資源不足的小鎮公立醫院或農村地區的醫療機構,2019年,有200名菲律賓護士贏得一起人口販運訴訟,因為紐約一間療養院業主並無給予合約中承諾的工資
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戰機、轟炸機隊規模相較1980年代縮小約4成。美國空軍更被評為「非常弱」(very weak)。陸戰隊則從2011年27個步兵營的規模縮減至21個,造船廠交不出新的兩棲攻擊艦,嚴重影響陸戰隊任務執行。
有美國媒體引述國會稽核處(GAO)2月一份報告披露,2015至2020會計年度,海軍潛艦按時完成維護的比率僅46%,414艘需要保養、維修的潛艦只有191艘按時完成,總計延遲高達2525天。今年版的報告指出,如今美軍甚至可能連「一場重大區域衝突」都應付不來,遑論還要嚇阻其他區域的流氓政權。
新聞來源 華爾街日報:美軍力比想像弱 需調高軍費佔比(中央社) 延伸閱讀 台灣民眾對「美軍會來」過於樂觀,美智庫評估自身軍事實力不容樂觀 澳洲智庫公布「亞洲實力指標」報告,印太走向中美兩強對抗而非群雄爭霸 美國國防部發布2020中國軍力報告:3個方面已超越美國,兩岸戰力差距逐漸加大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中央社)《華爾街日報》社論援引一份最新智庫報告稱,美國海、空軍戰力比外界所想還弱,軍事實力已達「虛弱」等級,應思考軍費在GDP佔比由現行的3%拉高到5%或6%。
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指數報告稱美國空軍「甚至放棄實現妥善率80%的理想」,彈藥庫存「恐難負荷與同級對手持續數週以上戰鬥」,補充可能需24到36個月才能到位。然而這份指數報告稱,海軍已顯現「持續無力阻止或扭轉艦隊減少的情況」。美國國防預算在國民生產毛額(GDP)佔比目前為3%,而1980年代則為5%到6%,「若吝於經費,就不能嚇阻戰爭,更別說打勝仗」。美國海軍多年來一直說要把艦艇數增加到350艘以上,並投入更多無人載台。指數報告稱「飛機老舊、飛官訓練嚴重不足且留不住人」,已讓美國空軍面對同級對手時「極度吃力」。
除數量外,中國也在航艦彈射與長程飛彈等技術領域縮小差距。雖然戰機飛官2021年平均每月飛行時數為10小時,已高於2020年的8.7小時,但仍遠低於當年能對抗強大對手所需的最低每年200小時。
陸軍與陸戰隊的情況也未必好。社論最後直言,美國若想保護自身利益和國土,就必須花更多錢在國防上。
陸軍戰力下滑不僅因重要性被海空軍比下,還有招募不足,2022會計年度短招近2萬人。五角大廈的預算跟不上通膨,各軍被迫在全面現代化或應對馬上投入作戰之間權衡,海、空軍力下滑尤其嚴重。
儘管需要現代化飛機讓機隊以質取勝,但美國空軍仍已放慢添購F-35,空軍整體機隊妥善率偏低,F-22僅50%。去年版的報告評價尚保有「最低強度」(marginal),給出「虛弱」還是這份報告評估9年來的頭一遭。從2005到2020年,美國海軍艦隊規模僅從291艘增至296艘,中國則從216艘增加至360艘。預算持平且通膨加劇,讓陸軍等於自2018年以來損失590億美元的銀彈。
這份美國軍力指數衡量同時在兩個主要地區衝突獲勝的能力,比方中東和朝鮮半島。社論指出美國人總覺得只要政客不插手,美軍當今依然無敵,但「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最新的「2023年美國軍事實力指數」(2023 Index of U.S. Military Strength)所描繪者顯非如此。
一項分析顯示過去5年,平均每年應完成卻未完成的造艦落差達10艘有美國媒體引述國會稽核處(GAO)2月一份報告披露,2015至2020會計年度,海軍潛艦按時完成維護的比率僅46%,414艘需要保養、維修的潛艦只有191艘按時完成,總計延遲高達2525天。
陸軍戰力下滑不僅因重要性被海空軍比下,還有招募不足,2022會計年度短招近2萬人。今年版的報告指出,如今美軍甚至可能連「一場重大區域衝突」都應付不來,遑論還要嚇阻其他區域的流氓政權。
然而這份指數報告稱,海軍已顯現「持續無力阻止或扭轉艦隊減少的情況」。美國海軍多年來一直說要把艦艇數增加到350艘以上,並投入更多無人載台。這份美國軍力指數衡量同時在兩個主要地區衝突獲勝的能力,比方中東和朝鮮半島。從2005到2020年,美國海軍艦隊規模僅從291艘增至296艘,中國則從216艘增加至360艘。
戰機、轟炸機隊規模相較1980年代縮小約4成。儘管需要現代化飛機讓機隊以質取勝,但美國空軍仍已放慢添購F-35,空軍整體機隊妥善率偏低,F-22僅50%。
新聞來源 華爾街日報:美軍力比想像弱 需調高軍費佔比(中央社) 延伸閱讀 台灣民眾對「美軍會來」過於樂觀,美智庫評估自身軍事實力不容樂觀 澳洲智庫公布「亞洲實力指標」報告,印太走向中美兩強對抗而非群雄爭霸 美國國防部發布2020中國軍力報告:3個方面已超越美國,兩岸戰力差距逐漸加大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社論指出美國人總覺得只要政客不插手,美軍當今依然無敵,但「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最新的「2023年美國軍事實力指數」(2023 Index of U.S. Military Strength)所描繪者顯非如此。
去年版的報告評價尚保有「最低強度」(marginal),給出「虛弱」還是這份報告評估9年來的頭一遭。(中央社)《華爾街日報》社論援引一份最新智庫報告稱,美國海、空軍戰力比外界所想還弱,軍事實力已達「虛弱」等級,應思考軍費在GDP佔比由現行的3%拉高到5%或6%。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